公告详情 |
返回上一级 |
乾安惠民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2023年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 |||||||||||||||||||||||||||||||||||
日期:2024-10-18 13:32:41 | 打印 | ||||||||||||||||||||||||||||||||||
一、年度概况 (一)总体概况 乾安惠民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我行”)于2010年12月28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松原监管分局批成立,注册资本4674.5万元。2011年1月15日正式对外营业。现总行内部设置计财运营部、综合业务部、风险合规部、综合管理部、三农业务部等五个部门,共有营业网点数量6个。 自成立以来,我行始终坚持以“立足乾安、面向县域、辐射周边、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为发展战略,坚守“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回归本源,积极响应国家各项政策号召,切实强化地方法人机构金融服务功能,与时俱进,深耕细作乾安县域市场,全力支持、推动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关键成果绩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绿色金融政策,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助力我省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我行积极加大绿色金融贷款的投放力度,定方向、制计划、研究措施办法,确保全年绿色贷款投放计划顺利完成,我行以三农业务部为牵头部门,负责主办绿色贷款相关业务。同时,制定《绿色信贷实施管理办法》,将绿色信贷视为我行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尽职免责管理办法》,对发放绿色贷款的客户经理,根据其尽职的情况,给予免除全部或部分贷款风险赔偿、经济处罚和责任处分,提高了绿色贷款不良容忍度,鼓励发放绿色贷款。截至2023年末,我行绿色贷款余额1,782万元。 我行积极推行绿色办公。加强办公设备节能使用的管理,引导持续增强绿色环保的办公理念。 (二)规划与目标 2024年我行将切实履行好金融机构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充分结合资产结构调整和零售转型,聚焦“三农”金融资源,深耕本土、服务本地,着力打通绿色环保、低碳领域和涉农产业链、供应链发展,以金融之力,助推我省实现碳达峰目标。结合乾安区域发展现状,积极推进区域绿色信贷发展。 1、绿色贷款目标: 我行2024年绿色信贷本着推行节约、环保、低碳的信贷理念,针对乾安县为改善人居环境治理的牧业小区贷款、绿色蔬菜、有机粮食、免耕与深松机具等环保节能项目进行投放,实现绿色贷款增长,实现绿色贷款占比高于上年水平。 2、运营目标: 积极进行行内宣导,提高全行员工绿色低碳意识。积极开展有意识的绿色低碳行为,节省单位内部用电、用水、用油、用纸等各方面能耗,及时自觉纠正能源浪费现象,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以节约适度为原则,控制每一个能源资源使用行为。 二、金融机构环境相关治理结构 (一)董事会在绿色信贷方面的职责 本行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设董事长1名,董事4名。制定了《董事会议事规则》,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提名和薪酬委员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委员会。6个专门委员会尽职尽责,规范运作,为董事会决策提供了有效支持。董事会和董事会战略委员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职责,以及董事会风险管理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包括环境与社会风险在内的全面风险管理事项进行评估和管理的职责。 (二)金融机构与环境相关的治理情况及机构设置情况 我行未设置绿色金融的专职部门,三农业务部为绿色金融牵头部门,风险合规部为绿色金融的指导部门和监督部门。 三、金融机构环境相关制度 (一)国际公约、国家及所在地区的环境政策对本行产生的影响 国际公约、国家及所在地区环境政策都在表述一个观点,向绿色转型,支持绿色产业、绿色金融,积极服务兼具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各类经济活动,更好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我行积极落实绿色金融政策,坚决杜绝向高污染、高耗能、低水平的行业发放贷款,提升自身的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渐进有序减少碳足迹。 (二)本行环境相关现行政策 为更好地实施绿色金融相关工作部署,确保绿色贷款投放计划顺利进行,制定《绿色信贷管理办法》,将绿色信贷视为我行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年初单列发放规划,并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采取降利率、降门槛、减费用、扩大担保范围等多种举措发放绿色信贷。 四、金融机构环境相关产品与服务创新 (一)金融机构开展的环境相关产品与服务创新 目前,我行未对绿色金融研发专门的信贷产品。依托我行现有小企业“简式快贷”贷款品种开展绿色信贷业务。创新点在于扩大了担保范围,除传统担保范围外,增加应收账款质押、动产质押、机械设备抵押、组合担保等担保方式,提高绿色信贷客户贷款可得性。 (二)金融机构绿色产品与服务创新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行通过与政府部门对接,获取相关信息,争取通过信贷支持,能持续减少碳排量,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五、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环境影响 我行积极推行绿色办公,特别关注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持续节能。对营业网点采用能耗低灯具以及能耗低的空调等环保设备;根据不同区域实际,合理设置空调温度、空调运行时间;优化照明系统管理,公共区域采用感应式灯具,减少非必要时段照明能耗,大幅减少了日常办公用电量。经统计,我行2023年人均用电1663千瓦时。 二是做好减排。我行办理业务减少单据填充,减少非必要纸质材料打印、复印;上线行政办公电子签章,减少纸质文件流转;公车非必要不出行,公车停车停空调运行,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经统计,我行2023年人均营业办公消耗用纸0.007吨;人均交通工具燃油消耗172升。 三是做好节水。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在用水的地方张贴“节约用水”标识,使员工树立节水意识;购置直饮水热水器,减少浪费现象;购买专用清洗拖布水桶,在水桶中冲洗拖布。另一方面要求员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从细节上做到节约用水。首先,用水完毕及时关紧水龙头;第二,打热水时尽量不要打满,以防溢出浪费;第三,清洗饭盆时,尽量少用清洁剂,保证健康卫生,同时减少漂洗用水量;最后,注意循环用水,暖瓶中不再饮用的水和漂洗衣服的水不要轻易倒掉,用来冲洗拖布。 六、金融机构投融资活动的环境影响 (一)金融机构投融资所产生的环境影响 我行积极支持绿色信贷,截至2023年末,绿色贷款余额为1,782万元,主要涉及节能改造、污染治理两个方向,都是贴近民生的工程。绿色信贷支持后,改善了人畜混居的现象,实现了人畜分离的村居新面貌,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治理,也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助力。 金融机构投融资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二)本行支持的1000万元以上绿色低碳的转型项目 截至2023年末,我行无支持的1000万元以上绿色低碳转型项目。 (三)金融机构绿色低碳转型案例 截至2023年末,我行无支持的绿色低碳转型项目,因此无案例。 七、金融机构环境风险、机遇的分析与管理 (一)金融机构环境风险影响 我行绿色贷款现涉及方面为节能改造、污染治理。金融机构通过环境风险分析可以识别和量化环境因素引发的金融风险及创造的潜在投资机会,从而规避经济损失和金融风险。支持绿色信贷是一种机遇,做好绿色信贷工作,能吸收更多的客户来我行办理业务,从而产生经济效益。 八、绿色金融创新及研究成果 由于我行绿色金融刚刚起步,并未有研究成果。 九、未来展望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对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纲领性文件,提出实施路径和阶段目标。绿色金融是推进双碳目标的关键环节之一。未来绿色金融是必然的发展方向,绿色金融不但能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更能为金融机构带来实质效益。
二〇二四年四月三十日
|